12年來,焦延雄深耕生態環境執法一線,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1次,2020年被生態環境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評為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活動表現突出個人,2021年獲全國“最美公務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最美公務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最美環保人”等榮譽。
第一時間破解“最急最難最盼”問題
“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要秉持為民情懷,聚焦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對生態環境違法敢于亮劍、善于亮劍。”這是焦延雄作為生態環境執法人員恪守的責任與擔當。多年來,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把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群眾信訪投訴作為精準發現生態環境問題線索的“金礦”,總是在接到群眾投訴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困難,在解決“最急”上見真情,在突破“最難”上下真功,在實現“最盼”上贏民心。
2021年,接到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關于“柳江城區范圍內九曲河水體發臭,水質惡化”的信訪件后,他立即帶領執法人員通過實地調查和走訪,對九曲河沿河排污情況進行摸排、調查、逐一登記,并將排污情況形成書面材料上報柳江區政府。柳江區政府高度重視,籌措資金兩億元對九曲河河道及周邊環境進行整治。通過近一年的整治,九曲河水質由劣Ⅴ類上升到Ⅲ類,河道兩岸環境綠化美化,成為周邊居民休閑的好去處。
2017年以來,他帶領執法人員審查行政執法案件271件,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354份,妥善處理生態環境信訪5450件,淘汰和關閉了一批落后產能和“散亂污”企業,出色完成了中央、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態利民、生態惠民、生態為民的初心使命。
辦法總比困難多
柳江區是柳州市工業大區,工業企業1000多家,涉及制糖、印染、危險廢物收集貯存等多個行業,生態環境監管要求高、難度大。2017年,焦延雄全面負責柳江區環境監察大隊工作。為提高執法效能和服務水平,他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五個一”工作思路,即引進一批人才、啟動一輪崗位練兵、健全一套執法工作流程、構建一體化監管體系、完善污染源“一企一檔”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打造了具有柳江特色的環境監管模式,實現了執法隊伍高效運作。
2017年至2020年,柳江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連續4年被自治區評為環境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
2018年12月,群眾舉報稱,柳江區穿山鎮大子嶺發現大量工業廢渣,極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經調查,可疑物品為危險廢物,重達兩萬多噸,傾倒人極為狡猾,多在午夜傾倒,隨后立即駕車離開。焦延雄帶領執法人員在寒冬臘月每天晚上8點到第二天清晨5點,在現場外圍蹲守,餓了就啃兩口干面包,渴了就喝冰冷的礦泉水,實在困了就輪流到車上打個盹……經過連續12天的蹲守,他們終于成功收集到生態環境違法證據,并移送司法機關。這一案件成為廣西第一起啟動生態損害賠償的案件。
在生態環境執法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執法難、取證難等問題,面對困難,他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2018年6月,有群眾投訴廣西回源農牧有限公司超標排放養殖廢水。他多次帶領執法人員前往這家企業調查取證,但是企業拒不配合,拒絕提供任何材料及口供,拒不承認養殖廢水外排的事實。
他在養殖企業拒不開門的情況下,帶領執法人員爬圍墻、跨水渠,反復核查養殖廠周邊的出水口,追根溯源,全程拍攝監管執法和監測過程,最終找到了這家企業外排養殖廢水的鐵證,順利辦結案件。這起案件成為柳州市第一例零口供突破辦理的生態環境違法案件。
熱心幫扶化解企業“堵點痛點”
“熱心幫扶企業,就是要瞄準企業投資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面對面傾聽企業發展心聲,心貼心破解企業發展之困,點對點提供菜單式服務,歸根結底就是為企業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焦延雄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20年以來,他組織開展送服務進企業1120家(次),出動執法人員1430人(次),幫扶指導330家企業做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得到企業廣泛贊揚。
柳江轄區黃嶺片區采石場揚塵污染大,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產生活,被群眾多次投訴反映。為從根本上解決采石場污染問題,他多次到現場調查、摸清實情,同時翻閱資料,了解綠色礦山的建設標準,到賀州考察學習綠色礦山建設先進經驗,并結合本地實際,指導企業開展綠色礦山建設,使黃嶺片區的采石場成為綠色礦山開采的標桿企業。
“一遇到檢查就停工,被罰了也不知道怎么整改。焦隊就幫著我們學習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教我們利用先進技術整改。現在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歡迎領導隨時來檢查工作。”柳州市黃嶺養欄山石灰石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祥澤感慨地說。
8月30日晚,對于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焦延雄激動地告訴記者:“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那一刻,心情無比興奮和激動,習近平總書記對基層公務員高度褒獎和親切關懷,讓我更加堅定了做好一名‘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的信念,今后我將以人民滿意作為自己工作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