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区-蜜桃小说-蜜桃网站在线观看-蜜桃天美星空麻豆精东-78m成人亚洲-789成人网

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2025-02-03 12:29:29 admi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 91.1-2019部分代替HJ/T91-2002污水監測技術規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stewater monitoring(發布稿)本電子版為發布稿。請以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出版的正式標準文本為準。201 9-12 -24 發布 20 20 -03-24實施生 態 環境部發布i目 次前 言.................................................................................................................................................ii1 適用范圍.........................................................................................................................................12 規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和定義.....................................................................................................................................14 監測方案制定.................................................................................................................................25 采樣點位.........................................................................................................................................26 監測采樣.........................................................................................................................................37 樣品保存、運輸和交接.................................................................................................................78 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79 監測數據處理.................................................................................................................................810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10附錄 A (資料性附錄) 常用污水監測項目的采樣和水樣保存要求...................................... 13ii前 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污水監測的相關技術要求,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污水手工監測的監測方案制定,采樣點位,監測采樣,樣品保存、運輸和交接,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監測數據處理,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等技術要求。本標準是對《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中污水監測技術規范部分的修訂。本標準首次發布于2002年,原標準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本次為第一次修訂,主要修訂內容如下:——增加了監測方案制定的內容;——增加了附錄A,給出常用污水監測項目的采樣和水樣保存要求;——刪除了建設項目污水處理設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應急監測、資料整編等內容;——修改了適用范圍、術語和定義中污水內容的相關表述;——完善了采樣點位、監測采樣、分析方法、監測數據處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相關內容。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中涉及到污水監測的部分廢止。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訂。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本標準生態環境部2019年12月24日批準。本標準自2020年3月24日起實施。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1污水監測技術規范1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污水手工監測的監測方案制定,采樣點位,監測采樣,樣品保存、運輸和交接,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監測數據處理,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等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采用手工方法對排污單位污水進行監測的活動。2 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 15562.1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排放口(源)GB/T 4883 數據的統計處理和解釋 正態樣本異常值的判斷和處理GB/T 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GB/T 8170 數據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HJ 168 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630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HJ/T 92 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HJ/T 372 水質自動采樣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CJ/T 3008.1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 三角形薄壁堰CJ/T 3008.2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 矩形薄壁堰CJ/T 3008.3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 巴歇爾量水槽CJ/T 3008.4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 寬頂堰CJ/T 3008.5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 三角形剖面堰RB/T 214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concent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為兩家及兩家以上排污單位提供污水處理服務的污水處理設施,包括各種規模和類型的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工業集聚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等各類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以及其他由兩家及兩家以上排污單位共用的污水處理設施等。23.2瞬時水樣 instantaneous sample從污水中隨機手工采集的單一水樣。3.3等時混合水樣 equal time composite sample在某一時段內,在同一采樣點位按等時間間隔所采等體積水樣的混合水樣。3.4等比例混合水樣 equal proportional composite sample在某一時段內,在同一采樣點位所采水樣量隨時間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樣。3.5自動采樣 automatic sampling通過儀器設備按預先編定的程序自動連續或間歇式采集水樣的過程。3.6全程序空白樣品 whole program blank sample將實驗用水代替實際樣品,置于樣品容器中并按照與實際樣品一致的程序進行測定。一致的程序包括運至采樣現場、暴露于現場環境、裝入采樣瓶中、保存、運輸以及所有的分析步驟等。3.7實驗室空白樣品 laboratory blank sample將實驗用水代替實際樣品,按照與實際樣品一致的分析步驟進行測定。4 監測方案制定監測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監測目的、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監測方法、采樣頻次、采樣器材、現場測試儀器、樣品保存、運輸和交接、采樣安全以及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等。5 采樣點位5.1 排放口設置要求5.1.1 排放口應滿足現場采樣和流量測定的要求,原則上設在廠界內,或廠界外不超過10 m 的范圍內。5.1.2 污水排放管道或渠道監測斷面應為矩形、圓形、梯形等規則形狀。測流段水流應平直、穩定、有一定水位高度。用暗管或暗渠排污的,須設置一段能滿足采樣條件和流量測量3的明渠。5.1.3 污水面在地面以下超過 1 m 的排放口,應配建取樣臺階或梯架。監測平臺面積應不小于 1 m2,平臺應設置不低于 1.2 m 的防護欄。5.1.4 排放口應按照 GB 15562.1 的要求設置明顯標志,并應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確保監測人員的安全,經常進行排放口的清障、疏通工作;保證污水監測點位場所通風、照明正常;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監測場所應強制設置通風系統,并安裝相應的氣體濃度安全報警裝置。5.1.5 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確認的排放口不得隨意改動。因生產工藝或其他原因需變更排放口時,須按 5.1.1~5.1.4 的要求重新確認。5.2 監測點位設置5.2.1 污染物排放監測點位在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規定的監控位置設置監測點位。對于環境中難以降解或能在動植物體內蓄積,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產生長遠不良影響,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根據環境管理要求確定的應在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監控的水污染物,在含有此類水污染物的污水與其他污水混合前的車間或車間預處理設施的出水口設置監測點位,如果含此類水污染物的同種污水實行集中預處理,則車間預處理設施排放口是指集中預處理設施的出水口。如環境管理有要求,還可同時在排污單位的總排放口設置監測點位。對于其他水污染物,監測點位設在排污單位的總排放口。如環境管理有要求,還可同時在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排放口設置監測點位。5.2.2 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效率監測點位監測污水處理設施的整體處理效率時,在各污水進入污水處理設施的進水口和污水處理設施的出水口設置監測點位;監測各污水處理單元的處理效率時,在各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單元的進水口和污水處理單元的出水口設置監測點位。5.2.3 雨水排放監測點位排污單位應雨污分流,雨水經收集后由雨水管道排放,監測點位設在雨水排放口;如環境管理要求雨水經處理后排放的,監測點位按 5.2.1 設置。6 監測采樣6.1 監測準備6.1.1 采樣器材和現場測試儀器的準備6.1.1.1 采樣器材主要是采樣器具和樣品容器。應按照監測項目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要求,準備合適的采樣器材,如要求不明確時,可按照附錄 A 執行。6.1.1.2 采樣器材的材質應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在樣品采集、樣品貯存期內不會與水樣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從而引起水樣組分濃度的變化。采樣器具可選用聚乙烯、不銹鋼、聚4四氟乙烯等材質,樣品容器可選用硬質玻璃、聚乙烯等材質。6.1.1.3 采樣器具內壁表面應光滑,易于清洗、處理。采樣器具應有足夠的強度,使用靈活、方便可靠,沒有彎曲物干擾流速,盡可能減少旋塞和閥的數量。樣品容器應具備合適的機械強度、密封性好,用于微生物檢驗的樣品容器應能耐受高溫滅菌,并在滅菌溫度下不釋放或產生任何能抑制生物活動或導致生物死亡或促進生物生長的化學物質。6.1.1.4 污水監測應配置專用采樣器材,不能與地表水、地下水等環境樣品的采樣器材混用。6.1.1.5 按照監測項目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要求,選擇現場測試儀器。6.1.2 輔助用品的準備準備現場采樣所需的保存劑、樣品箱、低溫保存箱以及記錄表格、標簽、安全防護用品等輔助用品。6.2 現場監測調查現場監測期間,監測人員應對排污單位進行現場監測調查,做好相應的記錄,由排污單位人員確認。現場監測調查內容包括:排污單位和監測點位的基本信息、監測期間是否正常生產及生產負荷、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工藝、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是否正常及運行負荷、污水排放去向及排放規律等。6.3 采樣方式和采樣頻次6.3.1 采樣方式6.3.1.1 基本要求采集的水樣應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污水的水質情況,滿足水質分析的要求。水樣采集方式可通過手工或自動采樣,自動采樣時所用的水質自動采樣器應符合HJ/T 372 的相關要求。6.3.1.2 瞬時采樣下列情況適用瞬時采樣:a)所測污染物性質不穩定,易受到混合過程的影響;b)不能連續排放的污水,如間歇排放;c)需要考察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或特定時間的污染物濃度;d)需要得到污染物最高值、最低值或變化情況的數據;e)需要得到短期(一般不超過 15 min)的數據以確定水質的變化規律;f)需要確定水體空間污染物變化特征,如污染物在水流的不同斷面和(或)深度的變化情況;g)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等相關環境管理工作中規定可采集瞬時水樣的情況。當排污單位的生產工藝過程連續且穩定,有污水處理設施并正常運行,其污水能穩定排放的(濃度變化不超過 10%),瞬時水樣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可用瞬時水樣的濃度代表采樣5時間段內的采樣濃度。6.3.1.3 混合采樣下列情況適用混合采樣:a)計算一定時間的平均污染物濃度;b)計算單位時間的污染物質量負荷;c)污水特征變化大;d)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等相關環境管理工作中規定可采集混合水樣的情況。混合采樣包括等時混合水樣和等比例混合水樣兩種。當污水流量變化小于平均流量的 20%,污染物濃度基本穩定時,可采集等時混合水樣。當污水的流量、濃度甚至組分都有明顯變化,可采集等比例混合水樣。等比例混合水樣一般采用與流量計相連的水質自動采樣器采集,分為連續比例混合水樣和間隔比例混合水樣兩種。連續比例混合水樣是在選定采樣時段內,根據污水排放流量,按一定比例連續采集的混合水樣。間隔比例混合水樣是根據一定的排放量間隔,分別采集與排放量有一定比例關系的水樣混合而成。6.3.2 采樣頻次6.3.2.1 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證、相關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審批意見、其他相關環境管理規定等對采樣頻次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6.3.2.2 如未明確采樣頻次的,按照生產周期確定采樣頻次。生產周期在8 h 以內的,采樣時間間隔應不小于 2 h;生產周期大于 8 h,采樣時間間隔應不小于4 h;每個生產周期內采樣頻次應不少于 3 次。如無明顯生產周期、穩定、連續生產,采樣時間間隔應不小于4 h,每個生產日內采樣頻次應不少于 3 次。排污單位間歇排放或排放污水的流量、濃度、污染物種類有明顯變化的,應在排放周期內增加采樣頻次。雨水排放口有明顯水流動時,可采集一個或多個瞬時水樣。6.3.2.3 為確認自行監測的采樣頻次,排污單位也可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的一個生產周期內進行加密監測:周期在 8 h 以內的,每小時采 1 次樣;周期大于 8 h 的,每2 h 采1 次樣;但每個生產周期采樣次數不少于 3 次;采樣的同時測定流量。6.4 采樣位置采樣位置應在污水混合均勻的位置,如計量堰跌水處、巴歇爾量水槽喉管處等。6.5 樣品采集6.5.1 采樣前要認真檢查采樣器具、樣品容器及其瓶塞(蓋),及時維修并更換采樣工具中的破損和不牢固的部件。樣品容器確保已蓋好,減少污染的機會并安全存放。注意用于微生物等組分測試的樣品容器在采樣前應保證包裝完整,避免采樣前造成容器污染。6.5.2 到達監測點位,采樣前先將采樣容器及相關工具排放整齊。6.5.3 對照監測方案采集樣品。采樣時應去除水面的雜物、垃圾等漂浮物,不可攪動水底部的沉積物。66.5.4 采樣前先用水樣蕩滌采樣容器和樣品容器 2~3 次。6.5.5 對不同的監測項目選用的容器材質、加入的保存劑及其用量、保存期限和采集的水樣體積等,須按照監測項目的分析方法要求執行;如未明確要求,可按照附表A執行。6.5.6 采樣完成后應在每個樣品容器上貼上標簽,標簽內容包括樣品編號或名稱、采樣日期和時間、監測項目名稱等,同步填寫現場記錄。6.5.7 采樣結束后,核對監測方案、現場記錄與實際樣品數,如有錯誤或遺漏,應立即補采或重采。如采樣現場未按監測方案采集到樣品,應詳細記錄實際情況。6.5.8 其他要求a)部分監測項目采樣前不能蕩洗采樣器具和樣品容器,如動植物油類、石油類、揮發性有機物、微生物等;b)部分監測項目在不同時間采集的水樣不能混合測定,如水溫、pH 值、色度、動植物油類、石油類、生化需氧量、硫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氰化物、余氯、微生物、放射性等;c)部分監測項目保存方式不同,須單獨采集儲存,如動植物油類、石油類、硫化物、揮發酚、氰化物、余氯、微生物等;d)部分監測項目采集時須注滿容器,不留頂上空間,如生化需氧量、揮發性有機物等。6.6 現場監測項目的測定6.6.1 現場監測項目的測定水溫、pH 值等能在現場測定的監測項目或分析方法中要求須在現場完成測定的監測項目,應在現場測定。6.6.2 流量測量已安裝自動污水流量計,且通過計量部門檢定或通過驗收的,可采用流量計的流量值。采用明渠流量計測定流量,應按照 CJ/T 3008.1~5 等相關技術要求修建或安裝標準化計量堰(槽)。排污渠道的截面底部須硬質平滑,截面形狀為規則幾何形,排放口處須有3~5 m的平直過流水段,且水位高度不小于 0.1 m。通過測量排污渠道的過水截面積,以流速儀測量污水流速,計算污水量。在以上流量測量方法不滿足條件無法使用時,可用統計法、水平衡計算等方法。6.6.3 水樣感官指標的描述用文字定性描述水的顏色、渾濁度、氣味(嗅)等樣品狀態、水面有無油膜等表觀特征,并均應作現場記錄。6.7 現場記錄現場記錄應包含以下內容:監測目的、排污單位名稱、氣象條件、采樣日期、采樣時間、現場測試儀器型號與編號、采樣點位、生產工況、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工藝、污水處理設施運7行情況、污水排放量/流量、現場測試項目和監測方法、水樣感官指標的描述、采樣項目、采樣方式、樣品編號、保存方法、采樣人、復核人、排污單位人員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有關事項等,具體格式可自行制訂。6.8 采樣安全現場監測人員須考慮相應的安全預防措施,采樣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監測人員應身體健康,適應工作要求,現場采樣時至少兩人同時在場。監測過程中配備必要的防護設備、急救用品。現場采樣時,若采樣位置附近有腐蝕性、高溫、有毒、揮發性、可燃性物質,須穿戴防護用具。現場監測人員要特別注意安全,避免滑倒落水,必要時應穿戴救生衣。7 樣品保存、運輸和交接7.1 樣品保存與運輸7.1.1 樣品采集后應盡快送實驗室分析,并根據監測項目所采用分析方法的要求確定樣品的保存方法,確保樣品在規定的保存期限內分析測試。如要求不明確時,可按照附錄A執行。7.1.2 根據采樣點的地理位置和監測項目保存期限,選用適當的運輸方式。樣品運輸前應將容器的外(內)蓋蓋緊。裝箱時應用泡沫塑料等減震材料分隔固定,以防破損。除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溫運輸外,還應防止沾污。7.1.3 同一采樣點的樣品應盡量裝在同一樣品箱內,運輸前應核對現場采樣記錄上的所有樣品是否齊全,應有專人負責樣品運輸。7.2 樣品交接現場監測人員與實驗室接樣人員進行樣品交接時,須清點和檢查樣品,并在交接記錄上簽字。樣品交接記錄內容包括交接樣品的日期和時間、樣品數量和性狀、測定項目、保存方式、交樣人、接樣人等。8 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8.1 監測項目8.1.1 排污單位的污水監測項目應按照排污許可證、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審批意見、其他相關環境管理規定等明確要求的污染控制項目來確定。8.1.2 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排污單位可根據本地區水環境質量改善需求、污染源排放特征等條件,增加監測項目。8.2 分析方法8.2.1 監測項目分析方法應優先選用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中規定的標準方法;若適用8性滿足要求,其他國家、行業標準方法也可選用;尚無國家、行業標準分析方法的,可選用國際標準、區域標準、知名技術組織或由有關科技書籍或期刊中公布的、設備制造商規定的等其他方法,但須按照 HJ 168 的要求進行方法確認和驗證。8.2.2 所選用分析方法的測定下限應低于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限值。8.2.3 除分析方法有規定的,污水分析前須搖勻取樣,不能過濾或澄清。9 監測數據處理9.1 原始記錄9.1.1 記錄內容9.1.1.1 現場記錄現場記錄按 6.2、6.7 的相關內容執行。9.1.1.2 交接記錄交接記錄按 7.2 的相關內容執行。9.1.1.3 實驗室分析原始記錄實驗室分析原始記錄包括標準溶液配制及標定記錄、儀器工作參數、校準曲線記錄、各監測項目分析測試原始記錄、內部質量控制記錄等。各實驗室可根據需要自行設計各類分析原始記錄表。分析原始記錄應包含足夠的信息,以便在可能情況下找出影響不確定度的因素,并使實驗室分析工作在最接近原來條件下能夠復現。9.1.2 記錄要求9.1.2.1 污水現場監測采樣、樣品保存、樣品交接、樣品處理和實驗室分析的原始記錄應在記錄表格上,按規定格式對各欄目認真填寫,及時記錄。9.1.2.2 原始記錄表格應有統一編號,個人不得擅自銷毀或損壞,用畢按期歸檔保存。9.1.2.3 原始記錄應及時記錄,不得以回憶方式填寫或轉謄。9.1.2.4 原始記錄可采取紙質或電子介質的方式。采用電子介質方式記錄時,存儲的原始記錄應采取適當措施備份保存,保證可追溯和可讀取,防止記錄丟失、失效或篡改。9.1.2.5 紙質原始記錄使用墨水筆或中性筆書寫,應做到字跡端正、清晰。如原始記錄上數據有誤需要改正時,應在錯誤的數據上劃以斜線,再將正確數字補寫在其上方,并在右下方簽名(或蓋章)。不得在原始記錄上涂改或撕頁。如原始記錄下方內容為空白,需記錄“以下空白”。9.1.2.6 原始記錄須有監測人員、校核人員簽名,分析原始記錄須有分析人員、校核人員和審核人員簽名,并隨監測結果同時報出。9.1.2.7 原始記錄不能在非監測場合隨身攜帶,不能隨意復制、外借。99.2 監測數據的有效數字及規則9.2.1 分析結果的表示按照分析方法中的要求執行。9.2.2 分析結果有效數字所能達到的小數點后位數,應與分析方法檢出限的保持一致;分析結果的有效數字一般不超過 3 位。9.2.3 對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有效位數可以記錄到最小分度值,最多保留一位不確定數字(估計值)。9.2.4 表示精密度的有效數字根據分析方法和待測物的濃度不同,一般只取1~2 位有效數字。9.2.5 以一元線性回歸方程計算時,校準曲線斜率 b 的有效位數,應與自變量xi的有效數字位數相等,或最多比 xi 多保留一位。截距 a 的最后一位數,則和因變量yi 數值的最后一位取齊,或最多比 yi 多保留一位數。校準曲線相關系數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數點后第一個非 9 數字。如果小數點后多于 4 個 9,最多保留 4 位。9.2.6 在數值計算中,當有效數字位數確定之后,其余數字應按修約規則一律舍去。9.2.7 在數值計算中,某些倍數、分數、不連續物理量的數值,以及不經測量而完全根據理論計算或定義得到的數值,其有效數字的位數可視為無限,在計算中按需要確定有效數字的位數。9.3 數值修約規則數值修約規則執行 GB/T 8170。9.4 近似計算規則9.4.1 加法和減法近似值相加減時,其和或差的有效數字位數,與各近似值中小數點后位數最少者相同。運算過程中,可以多保留一位小數,計算結果按數值修約規則處理。9.4.2 乘法和除法近似值相乘除時,所得積與商的有效數字位數,與各近似值中有效數字位數量少者相同。運算過程中,可先將各近似值修約至比有效數字位數最少者多保留一位,最后將計算結果按上述規則處理。9.4.3 乘方和開方近似值乘方或開方時,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位數與原近似值有效數字位數相同。9.4.4 對數和反對數在近似值的對數計算中,結果的小數點后的位數(不包括首數)應與原數的有效數字位數相同。109.4.5 平均值求四個或四個以上準確度接近的數值的平均值時,其有效位數可增加一位。9.5 異常值的判斷和處理一組監測數據中,個別數值經檢驗明顯偏離其所屬樣本的其余測定值,即為異常值。異常值的判斷和處理,參照 GB/T 4883 中的相關內容。當出現異常值時,應查找原因,原因不明的異常高值不應隨意剔除。9.6 監測結果的表示方法9.6.1 監測結果的表示應根據相關分析方法等要求來確定,并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9.6.2 當測定結果高于分析方法檢出限時,報實際測定結果值;當測定結果低于分析方法檢出限時,報使用的“方法檢出限”,并加標志位“L”表示。9.7 監測數據的處理對低于分析方法檢出限的有效測定結果,按以下原則進行數據處理:a)日均濃度值統計時以 1/2 方法檢出限參與計算;b)總量統計時按 HJ/T 92 執行;c)對于某一類污染物的測定,如果每個分項項目的監測結果均小于方法檢出限,在填報總量的結果時,可表述為“未檢出”檢并備注出每個分項項目的方法檢出限;當其中某一個或某幾個分項的監測結果大于方法檢出限時,總量的結果為所有分項之和,低于方法檢出限的分項以 0 計。10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10.1 質量保證從事污水監測的組織機構、監測人員、監測儀器與設備設施等按RB/T 214、HJ 630、HJ/T 373 等相關內容執行。10.2 采樣質量控制10.2.1 基本要求對不同的監測項目,按選用分析方法中的要求采集質量控制樣品。采樣前,保存劑應進行空白試驗,其純度和等級須達到分析的要求;采樣器具和樣品容器質量應進行抽檢,抽檢合格方可使用。10.2.2 全程序空白樣品按分析方法中的要求采集全程序空白樣品,空白測定值應滿足分析方法中的要求,一般應低于方法檢出限。如分析方法中未明確,每批次水樣均應采集全程序空白樣品,與水樣一11起送實驗室分析,以判斷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掌握全過程操作步驟和環境條件對樣品的影響。10.2.3 現場平行樣品按分析方法中的要求采集現場平行樣品。如分析方法中未明確,對均勻樣品,凡能做平行雙樣(除現場監測項目、懸浮物、石油類、動植物油類、微生物等)的監測項目也應采集現場平行樣品,每批次水樣應采集不少于 10%的現場平行樣品(自動采樣除外),樣品數量較少時,每批次水樣至少做 1 份樣品的現場平行樣品。當現場平行樣品測定結果差異較大時,應對水樣進行復核,檢查采樣和分析過程對結果的影響。10.3 實驗室分析質量控制10.3.1 實驗室空白樣品每批次水樣分析時,空白樣品對被測項目有響應的,至少做 2 個實驗室空白,測定結果應滿足分析方法中的要求,一般應低于方法檢出限。對出現空白值明顯偏高時,應仔細檢查原因,以消除空白值偏高的因素。10.3.2 校準曲線控制監測項目的校準曲線(包括工作曲線和標準曲線)控制指標按照分析方法中的要求確定。用校準曲線定量分析時,僅限在其線性范圍內進行,同時須檢查校準曲線的相關系數、斜率和截距是否正常,必要時進行校準曲線斜率、截距的統計檢驗和校準曲線的精密度檢驗。校準曲線需定期核查,不得長期使用,不同實驗人員、實驗儀器之間不得相互借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冷原子吸收(熒光)測汞法等儀器分析方法校準曲線的制作須與樣品測定同時進行。校準曲線相關系數 r 按照分析方法中的要求確定。如分析方法中未規定,應檢查測量信號與測定濃度的線性關系,當 r≥0.999 時,可用回歸方程處理數據;若r<0.999,而測量信號與濃度確實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可用比例法計算結果。10.3.3 精密度控制精密度可采用分析平行雙樣相對偏差、測量值的標準偏差或相對標準偏差等來控制。監測項目的精密度控制指標按照分析方法中的要求確定。平行雙樣可采用密碼或明碼編入。測定的平行雙樣相對偏差符合規定質量控制指標的樣品,最終結果以雙樣測試結果的平均值報出;平行雙樣測定值均低于測定下限的,不作相對偏差的計算要求。一組測量值的精密度用標準偏差或相對標準偏差表示。10.3.4 準確度控制10.3.4.1 基本要求準確度可選用分析標準樣品、自配標準溶液或實驗室內加標回收等方法來控制。監測項目的準確度控制指標按照分析方法中的要求確定。1210.3.4.2 標準樣品/有證標準物質測定采用標準樣品/有證標準物質作為控制手段,每批樣品帶一個已知濃度的質控樣品,與樣品同步測定,且標準樣品/有證標準物質不應與繪制標準曲線的標準溶液來源相同。如果實驗室自行配制質控樣,要注意與標準樣品/有證標準物質比對,不得使用與繪制校準曲線相同的標準溶液,須另行配制。10.3.4.3 加標回收加標回收試驗包括基體加標及基體加標平行等。基體加標及基體加標平行是在樣品前處理之前加標,加標樣品與樣品在相同的前處理和測定條件下進行分析。在實際應用時應注意加標物質的形態、加標量和加標的基體。加標量一般為樣品含量的 0.5 倍~3 倍,但加標后的總濃度應不超過校準曲線的線性范圍。樣品中待測濃度在方法檢出限附近時,加標量應控制在校準曲線的低濃度范圍。加標后樣品體積應無顯著變化,否則應在計算回收率時考慮該項因素。每批相同基體類型的樣品應隨機抽取一定比例樣品進行加標回收及其平行樣測定。10.3.5 其他實驗室其他質量控制措施的相關內容執行 HJ 630。13附錄 A(資料性附錄)常用污水監測項目的采樣和水樣保存要求如監測項目采用的分析方法中未明確采樣容器材質、保存劑及其用量、保存期限和采集的水樣體積等內容時,可按表 A.1 執行。表 A.1 常用污水監測項目的采樣和保存技術序號 項目 采樣容器 1 采集或保存方法 保存期限 2 建議采樣量 3(ml) 備注1 pH 值 P 或 G 12 h 2502 色度 P 或 G 12 h 10003 懸浮物 P 或 G 冷藏 a,避光 14 d 5004 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瓶 冷藏 a,避光 12 h 250P -20℃冷凍 30 d 10005 化學需氧量G H2SO4,pH≤2 2 d 500P -20℃冷凍 30 d 1006 氨氮P 或 G H2SO4,pH≤2 24 h 250P 或 G H2SO4,pH≤2,冷藏 a 7 d 2507 總氮P 或 G H2SO4,pH≤2 7 d 250P -20℃冷凍 30 d 5008 總磷P 或 G HCl,H2SO4,pH≤2 24 h 250P -20℃冷凍 30 d 2509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 G HCl,pH≤2 7 d 50010 揮發酚 GH3PO4,pH 約為 2,用 0.01~0.02 g 抗壞血酸除去殘余氯24 h 100011 總有機碳 G H2SO4,pH≤2 7 d 25014序號 項目 采樣容器 1 采集或保存方法 保存期限 2 建議采樣量 3(ml) 備注P -20℃冷凍 30 d 10012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P 或 G 24 h 250G 1%(V/V)的甲醛,冷藏 a 4 d13 可吸附有機鹵素 G水樣充滿采樣瓶,HNO3,pH 1~2,冷藏 a,避光5 d 100014 急性毒性G(帶聚四氟乙烯襯墊瓶蓋)水樣充滿采樣瓶,采樣后密封瓶口,冷藏 a 24 h15 氟化物 P 冷藏 a,避光 14 d 25016 氯化物 P 或 G 冷藏 a,避光 30 d 25017 余氯 P 或 G 避光 5 min 500最好在采集后5 分鐘內現場分析18 二氧化氯 P 或 G 避光 5 min 500最好在采集后5 分鐘內現場分析19 溴化物 P 或 G 冷藏 a,避光 14 h 25020 碘化物 P 或 G NaOH,pH 約為 12 14 h 25021 單質磷 P 或 G pH 6~7 48 h22 磷酸鹽 P 或 G NaOH,H2SO4 調 pH 約為 7,CHCl30.5% 7 d 25023 硫化物 P 或 G水樣充滿容器。1 L 水樣加 NaOH 至 pH 約為 9,加入 5%抗壞血酸 5 ml,飽和 EDTA3 ml,滴加飽和 Zn(AC)2至膠體產生,常溫蔽光24 h 25024 硫酸鹽 P 或 G 冷藏 a,避光 30 d 25025 硫氰酸鹽 G1 L 水樣中加入 2.5 gNa2SO3,在不斷搖動下加100 g/L NaOH 溶液調至 pH≥12,冷藏 a 24 h26 硝酸鹽氮 P 或 G 冷藏 a,避光 24 h 25015序號 項目 采樣容器 1 采集或保存方法 保存期限 2 建議采樣量 3(ml) 備注P 或 G HCl,pH 1~2 7 d 250P -20℃冷凍 30 d 25027 亞硝酸鹽氮 P 或 G 冷藏 a,避光 24 h 25028 氰化物 P 或 G NaOH,pH≥9,冷藏 a 7 d 250如果硫化物存在,保存12h29 汞 P 或 GHCl1%,如水樣為中性,1 L 水樣中加濃 HCl10 ml14 d 25030 鉻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30 d 10031 六價鉻 P 或 G NaOH,pH 8~9 14 d 25032 銀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ml 14 d 25033 鈹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34 鈉 P HNO3,1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35 鎂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36 鉀 P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37 鈣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38 錳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39 鐵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40 鎳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41 銅 P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如用溶出伏安法測定,可改用 1 L 水樣中加 19 ml 濃HClO4 14 d 25042 鋅 P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如用溶出伏安法測定,可改用 1 L 水樣中加 19 ml 濃HClO4 14 d 25016序號 項目 采樣容器 1 采集或保存方法 保存期限 2 建議采樣量 3(ml) 備注43 砷 P 或 G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DDTC 法,HCl2 ml,如用原子熒光法測定,1 L 水樣中加10 ml 濃 HCl14 d 25044 鎘 P 或 G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如用溶出伏安法測定,可改用 1 L 水樣中加 19 ml 濃HClO4 14 d 25045 銻 P 或 GHCl,0.2%(氫化物法),如用原子熒光法測定,1 L 水樣中加 10 ml 濃 HCl14 d 25046 鉛 P 或 GHNO3,1%,如水樣為中性,1 L 水樣中加濃HNO310 ml,如用溶出伏安法測定,可改用 1 L水樣中加 19 ml 濃 HClO4 14 d 25047 硼 P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25048 硒 P 或 GHCl,1 L 水樣中加濃 HCl2 ml,如用原子熒光法測定,1 L 水樣中加 10 ml 濃 HCl14 d 25049 鋰 P HNO3,pH1~2 30 d 10050 釩 P HNO3,pH1~2 30 d 10051 鈷 P 或 G HNO3,pH1~2 30 d 10052 鋁 P 或 G HNO3,pH1~2 30 d 10053 鉈 P 或 G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14 d 100054 鉬 P 或 G HNO3,pH1~2 14 d55 烷基汞 P如在數小時內樣品不能分析,應在樣品瓶中預先加入 CuSO4,加入量為每升 1 g(水樣處理時不再加入),冷藏 a 250056 農藥類 G加入抗壞血酸 0.01~0.02 g 除去殘余氯,冷藏 a,避光24 h 100017序號 項目 采樣容器 1 采集或保存方法 保存期限 2 建議采樣量 3(ml) 備注57殺蟲劑(包含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氮)G(帶聚四氟乙烯瓶蓋)或 P(適用草甘膦)冷藏 a 24 h(萃取)5 d(測定)1000~300058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 G 冷藏 a 14 d 1000如水樣中有余氯,每1L樣品中加入80 mgNa2S2O3·5H2O59 除草劑類 G加入抗壞血酸 0.01~0.02 g 除去殘余氯,冷藏 a,避光24 h 100060 揮發性有機物 G用 1+10HCl 調至 pH 約為 2,加入 0.01~0.02 g抗壞血酸除去殘余氯,冷藏 a,避光12 h 100061 揮發性鹵代烴G(棕色,帶聚四氟乙烯瓶蓋)如果水樣含有余氯,向采樣瓶中加入 0.3~0.5 g抗壞血酸或 Na2S2O3·5H2O。采樣時樣品沿瓶壁注入,防止氣泡產生,水樣充滿后不留液上空間,冷藏 a 7 d 40 所有樣品均采集平行樣62 甲醛 G加入 0.2~0.5 g/L Na2S2O3·5H2O 除去殘余氯,冷藏 a,避光24 h 25063 三氯乙醛 G 中性條件下冷藏 a 3 d64 丙烯醛G(棕色,帶聚四氟乙烯襯墊瓶蓋)采樣前須加入 0.3 g 抗壞血酸于樣品瓶中;采集樣品時,應使水樣在樣品瓶中溢流而不留氣泡,再加入數滴 1+9(V/V) H3PO4 溶液固定,使樣品的 pH 值為 4~5,冷藏 a,避光5 d 4065 三乙胺 G 24 h66 丙烯酰胺G(棕色,帶聚四氟乙烯襯墊瓶蓋)冷藏 a,避光7 d(萃取)30 d(測定)25067 酚類 G H3PO4,pH 約為 2,用 0.01~0.02 g 抗壞血酸除 24 h 100018序號 項目 采樣容器 1 采集或保存方法 保存期限 2 建議采樣量 3(ml) 備注去殘余氯,冷藏 a,避光68 鄰苯二甲酸酯類 G加入抗壞血酸 0.01~0.02 g 除去殘余氯,冷藏 a,避光24 h 100069 肼 G HCl,pH 約為 1,避光 24 h 50070 苯系物 G 水樣充滿容器,并加蓋瓶塞,冷藏 a 14 d71 氯苯 G水樣充滿容器,并加蓋瓶塞,不得有氣泡。冷藏 a 7 d 100072 多氯聯苯G(帶聚四氟乙烯瓶蓋)冷藏 a 7 d 1000如水樣中有余氯,每1L樣品中加入80 mgNa2S2O3·5H2O73 多環芳烴G(帶聚四氟乙烯瓶蓋)冷藏 a 7 d 500如水樣中有余氯,每1L樣品中加入80 mgNa2S2O3·5H2O74 二噁英類對二噁英類無吸附作用不銹鋼或玻璃材質可密封器具4~10℃的暗冷處,密封遮光 盡快進行分析測定75 吡啶 G水樣充滿容器,趕出氣泡,塞緊瓶塞(瓶塞不能使用橡皮塞或木塞),冷藏 a 48 h76 梯恩梯、黑索今、地恩梯 G(棕色) 冷藏 a,避光7 d(萃取)30 d(測定)77 彩色顯影劑總量 G(棕色)水樣充滿容器,避免光、熱和劇烈振動;按 1 L樣品中加入 0.1 gNa2SO3 的比例加入保護劑,冷藏 a 48 h78 顯影劑及其氧化物總量 G(棕色)或 P避免光、熱和劇烈振動;按 1 L 樣品中加入 0.1gNa2SO3 的比例加入保護劑,冷藏 a 48 h19序號 項目 采樣容器 1 采集或保存方法 保存期限 2 建議采樣量 3(ml) 備注79總大腸菌群和糞大腸菌群、細菌總數、大腸菌總數、糞大腸菌、糞鏈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G(滅菌)或無菌袋與其他項目一同采樣時,先單獨采集微生物樣品,不預洗采樣瓶,冷藏 a,避光,樣品采集至采樣瓶體積的 80%左右,冷藏 a 6 h 250如水樣中有余氯,每1L樣品中加入80 mgNa2S2O3·5H2O80 蛔蟲卵 P 常溫下運回實驗室,立即進行過濾和沉淀 10 L81 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 P HNO3,1 L 水樣中加濃 HNO310 ml 30 d 2000 如果樣品已蒸發,不酸化82 鈾 P 30 d 2000注 1:P 為聚乙烯瓶等材質塑料容器,G 為硬質玻璃容器。注 2:h:小時;d:天。注 3:每個監測項目的建議采樣量應保證滿足分析所需的最小采樣量,同時考慮重復分析和質量控制等的需要。


  

聯系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a毛片 |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2区 | 成年人免费在线视频网站 | 青青操网址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中文字幕五月天 | 天天色踪合 | 99re综合 |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 韩日在线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最新 | 欧美一区色 | 综合 欧美 亚洲日本 |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 四虎影视1515hh四虎免费 | 自拍偷拍另类 |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 免费五级在线观看日本片 | 力王国语在线观看完整国语版免费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干 |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2022a |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成人综合视频网 | 免费在线视频a | 伊人六月| 欧美人成片免费看视频不卡 | 久久久免费视频观看 | 日本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青青草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 日韩欧一级毛片在线播无遮挡 | 99热这里有精品 |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